奋斗

我一度认为,世俗的成功其实就是过得比别人好,不是过得好,而是过得比别人好,即所谓出人头地。

cover
Léon Augustin LhermitteHarvesters' Country

很抱歉用了这样的标题,因为我要讲的可能和什么都相关,唯独和奋斗无关。另外我提醒一下,这篇文章很长。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某某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这也是成功学的基本假设之一,否则兜售成功学无非是在缘木求鱼。先不说在成功学语境中,这个假设是否成立,我想说的是,这个假设是建立在另一个假设之上的——我们都想要“成功”,否则也没必要复制别人的成功。

真的是这样吗?

李白要多成功才不会放肆到要高力士脱靴?要做多大的官才不会仰天大笑出门去?是官太小了所以他看不上?

那么李白算成功吗?家长们可能会说,李白这样的大诗人,当然成功了。但是如果再问,你希望你的孩子诗酒一生,仗剑漂泊吗?他可能脸色就变了,那么我问得更直接一点,家长们要的成功,不就是出仕入相,或者富甲一方?为什么到李白这里就变了呢?很简单,大家往往要的是结果。有结果就是成功,没有结果就不是。因为我们知道成为李白固然好,而试图成为李白的结果大概就是虚度一生,以及窘迫凄凉的晚年。但是你问他们晚年窘迫的杜甫是不是成功,他们大概也会说是成功的。你问他们文天祥袁崇焕的一生是不是成功,他们大概是承认的,但是你问他们愿不愿意让孩子上战场,他们大概是不愿意的,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于是我甚至不需要问,李白杜甫的成功可以复制吗?我们大多数人心底里认为的成功,在世俗的我们思考成功这个命题的时候,早就把这些排除在外了。我们很俗的,我们说成功的时候,就往往已经是在世俗的语境下了。

那么这里这个世俗的,所谓的成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一度认为,世俗的成功其实就是过得比别人好,不是过得好,而是过得比别人好,即所谓出人头地。当然了,物质相对丰富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新中国,去年我们刚消灭贫困,现在平淡幸福地度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一生也是不少家长所能接受的了。但是东亚几千年的争当人上人的传统(当然西方更残酷,直接互相屠杀)不是几十年就能改变的,哪怕这几十年剧烈的社会演变也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我们的爷爷奶奶还听说过男耕女织的家庭手工业封建社会,我们的父辈可能还经历过饿死人的恶劣条件下的工业化进程,我们则大多是长在红旗下,不少人因为父辈的奋斗而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要求这样几代人有一样的思想是现实的吗?其实也没什么不现实的,大家都是人。我爸说过他上学的时候奶奶给他带的咸菜都得省着吃,也丝毫不妨碍他现在对我妈烧的鱼和肉指点江山。适逢新春,过年的时候我们吃的东西,往前推几十年,要多成功的人才能享受到?往前推几千年,要多成功能吹到空调?要多成功能穿上羽绒服?你可能要说,1.5匹的格力再凉爽,避暑山庄的舒适自然、天人合一是无法想象的。那么我就要问了,能承受这样的旅游的薪水就是大家所谓的成功了吗?恐怕未必够吧?

所以我困惑的就是,如果我们认为生活就是消费,那么为什么人对消费的欲望能如此的贪婪。可如果生活不只是用消费来衡量,很多人可能连成功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那么我们究竟要的是什么?真的就只是为了比别人过得好吗?

其实过得比别人好在我看来就是扭曲了的对未知的恐惧。我们真正要的,归根结底必然还是生活,但是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还有妻子儿女,父母亲戚。而对未知的恐惧,让我们对所谓生活的定义扩大了,它不仅仅指现在的生活,也指未来的生活,也指可能出现风险情况下的生活。即使过上了饿不死的生活,我们还要尽量扩大对天灾人祸的避险能力,我们会想要确保哪怕发生战争或者朝代更替,我也要保护好妻儿、父母和亲族。先不说这是不是现实,人总会尽可能地去这么做,这是求生本能。人作为有社会组织的高等智慧动物,求生本能也稍微复杂一点。那么这种本能是怎么演化成出人头地的呢?很简单,对未知危险的避险能力是没有指标的,唯一的指标就是比别人更强,再通过某种方式固化优势,提高僭越的门槛,一般来说就是等级制度或者宗族团体。在欧洲,圈地运动之前,表现形式就是血统和爵位,在印度,表现形式是种姓制度,同期在中国,由于科举取士的存在,表现形式往往是士族或者叫门第。更强的避险能力也就是让人安心的方式,安心日久就会有优越感,而优越感这个概念一旦出现了,就会出现后面一系列的阶层、面子等等我们可能说起来有些不齿但心底里真的很难不在乎的东西。时过境迁,尤其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属性,以及资本市场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新定义,钱,包括被代表了的能变现的其他政治、教育、自然资源等,就成了直接的表现形式。于是,在今天,谁也不必为认为成功就是比别人更有钱而害臊,某种程度上,这是大家的共识。

可能有人要反驳说,所有人都这么功利怎么行,我们需要科教,需要道德,需要文化,需要艺术,需要脱离低级趣味的更高层次的追求。我这里不去论证科教本质上是资本扩张的生产力要求,所谓文艺在实践中一定程度上演化成了固化阶级的工具,道德本质上则是利己的期权形式。我直接不否认这个观点,即使事实上李白就是最好的反例,我们都知道我们要志向远大,但是我们做不到,因为志向远大本身在实践中往往就被局限到了赚大钱里面去。我不否认这个观点,因为这些确实赋予了我们的生活更多意义,或者再退一步,即使做不到,理想主义本身也是有意义的。包括现实主义的作品如《唐·吉诃德》,象征主义作品如《白鲸》,其实无一例外都是对理想主义的歌颂,而更早的中外神话也不外如是,西西弗斯,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正是大家都做不到,才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强意志成为可贵的品质。

到目前为止可能就是大多数人看文章能接受的长度了,而且后面的论证长难句越来越多了,所以即使我们才刚开始,我还是先回到一上来问的问题,方便一部分人结束阅读——“某某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这句话成立吗?

一番废话以后,我想这句话的真正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想当人上人,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当人上人。这个结论显然很荒谬,因为都当人上人了,谁当人下人,没有人下人,何来人上人,但这是不够的。因为反驳的方式也很简单,虽然每个人都想当人上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真的努力去做到,每个人都可以当人上人的意思是每个人只要努力了而且方向对了就可以当人上人,到时候会有不努力的和方向错了的人当人下人。“过来人”负责给你指出努力的方向(往往就是成功学兜售的方法论了,我不是来抨击谁,就不展开了),能有多努力看你自己的造化。这个反驳非常有力,因为他有个杀手锏般的解释作为支撑来反击所有质疑——如果你还没有成功,那是你不够努力。这里的努力,就是标题里的奋斗。

多余的话

文章完全可以到此结束。但是如果你看了这么多废话觉得尚可忍受,还愿意往下读,那么下面也还有更长篇幅的胡言乱语,只不过接下来的论点间的逻辑会更扑朔迷离。

我接下来并不会试图反驳上文最后那个观点,我甚至觉得它说得有道理。

但是可能也不太一样,我想说的是,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确实完全取决于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最终总是不管自己愿不愿意承认——心底里渴望成为的样子。李白可能不一定是诗仙,可能像柳永最后当个官意思一下,也可能如李贺仕途不顺而英年早逝,甚至可能籍籍无名落魄一生,但是总之不会是魏征,不会是张居正。刘慈欣可能终其一生永远是娘子关电厂工程师,他不是亚瑟克拉克,但是他想写的一定会写出来。曹操永远不会像刘备一样昭烈孤注一掷,永远不会像孙权年少万兜鍪却得过且过,他不会是刘禅,也不会是司马炎,他永远要么是历史中没有名字的过客,要么是一个高明的董卓。

那是不是说如果想成为刘翔,那我就一定能跑得比黑人快呢?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我肯定要指出,这不唯物。问题很好解决,我们改个定义就可以了,不结合自身能力范围的渴望,我称之为幻想。而且你要的真的就是跑过黑人吗?还是说你想要的其实是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结合个人情况,天生我材必有用,可万万不能把什么都当作幻想,还是要把幻想落实到、归因到你真正的渴望。任何一时的标准都不过是暂时的考验,以为考上什么学校,拿到什么证书就能怎么样的归因方式是错误的。愿意复读考更好的学校的人本来就有更大的野心,而不仅仅是因为他上了什么学校所以他能做到什么。拿到某个证书是能力的证明,最终偿付的是能力,而不是证书那张纸,证书只是最经济的能力证明方式。如果为了考试学英语,结果学了十几年连基础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没有,就是典型的刻舟求剑。据我所知,放在试卷上做阅读理解有办法通过答题技巧提高分数,但是读英文小说、听英文歌就两眼一抹黑的人,不在少数。

所以我一般来说从不后悔,也从来没有什么一念之差,差的就是你心底里的渴望,彼时彼刻让你选一百次你也还是会做一样的选择。也不要说是因为那时候你没想到什么因素,如果你想要,你就会多想一点,你就会想到,你没想到的原因还是你没那么想要。如果你觉得现在让你选你会后悔,只能说明要么你现在渴望的不一样了,你当初想要的并不是你现在真的想要的,要么就是你以为你想要的并不是你心底里想要的。但无论如何,现在该做的是想清楚你有什么,你要的是什么,而不是叹惋没得到什么。因为如果你现在还是不明白你要的是什么,此时此刻,又会是十年二十年后的彼时彼刻。也不要说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年轻人就应该干年轻人该干的事,你不吃点亏反思一下确实很难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不要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人想说大可以说,至于听不听老人家就别太执着了。先不说刻舟求剑的问题,你又怎么知道年轻人不喜欢吃亏?年轻人没有选择权?如果他听了老人言才吃亏又怎么办?他老了再告诉后面的年轻人莫听老人言?那后面的年轻人到底是听还是不听?老人后悔自己吃过的亏就自己咽,没撒手就还有机会,人生就是愿赌服输的游戏。

那是不是真的努力就对了呢,显然也不是的。只是努力的话,往往变成了舍本逐末。

拿学音乐来说。现在不少中产家庭的孩子都学钢琴,而学钢琴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考级。考级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学业。孩子们可以对音乐毫无兴趣而辛苦地反复练着车尔尼,只是为了拿到证书,完成上面交代下来的任务。如果你质疑,这真的是多数吗?

我们为啥要学音乐?我每每看到一些12-3岁就要考10级的孩子,总会叹口气。我每每看到我们的考级的时候,我也会叹口气。考级这个事情,不得不说,本来可以是个非常好的事情,在难度分级上其实也是很科学的,这些年来,曲目也在与时俱进,可是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我觉得跟学生的家长关系很大。我有不少同行们,也指责很多老师不负责任,但是,事实上,绝大多数老师都很清楚,9级和10级的难度代表什么。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孩子12岁左右能把10级的作品完成得很好,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或者附中完全没有太大的问题,这是可以从事专业的水平。正常来看,一个学生在17-18岁上下达到10级这个水平我认为是非常正常的,这是正常人的水平。可是现在生生的变成,恨不得所有的孩子12岁左右都在拼这个级别,为的是什么?为了就是上初中前考个10级,然后就可以不学了,初中忙没时间学这个。有些老师们为啥有时候不得不这么做呢?因为得吃饭,毕竟整个行业总还是有老师会迎合家长需要的,自己不做,都不在自己这里学了,靠什么吃饭?所以哪怕这么做是有问题的,也只能捏着鼻子做。学习重要还是学艺术重要?当然是两者都重要,要不国家也不会高调的说加强中小学美育教育,事实上,学校中可以广泛开展的美育教育,音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北方熊这些年当评委的感触

这段话摘自一个艺考评委的专栏,我想他已经把现象讲得很清楚了,无需我再来反复咀嚼。孩子们不仅没有得到本来可以好好感受到的音乐审美体验,还多了个心力交瘁的童年。当然了,这些孩子长大面对的竞争,比这更残酷,毕竟前面说到了不可能所有人都当人上人,父母做的一切不过是在把他们送上争当人上人的赛道。这也没办法,学业是最直接的让孩子未来有更多选择余地的方式,不然再怎么合理的抉择策略,根本没有选择可选也就是无稽之谈,你拿着小学文凭很难说你需要考虑是选择继续苦兮兮地搞科研还是出来工作还是创业还是谋个教职,你面临的选择的可能是送快递还是送外卖,我知道送快递也挺好的,但是自己选送快递和不得不送快递还是不一样的。我们只能一边承认加剧竞争不对,一边无所不用其极地加剧竞争。

我再举个例子,你告诉你父母说你最近学了个什么东西,他们会怎么说?他们会问你为什么对这个感兴趣,引诱你分享一下你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喜悦吗?不会的,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问你,你学这个有什么用?比如说到看电影,听歌,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就是消磨时间,甚至难听点叫浪费时间。不管自己看不看书,总之会认为应该多看书,因为好像大家都觉得看书可以增长知识或者修身养性。这种观点是狭隘的。拿听歌来说,音乐的入门门槛远比大家想象得要高。你能听出来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作曲的区别吗?如果你能听出来而且听懂,那么需要花的时间也足以称得上可以修身养性。除开古典音乐,你能不能听出来为什么地下丝绒和另类摇滚对摇滚的发展来说如此重要,为什么朋克有天然的反抗精神,为什么R&B能走到现在,为什么灵歌和放克越来越曲高和寡了,为什么去掉旋律回归节奏的说唱受众越来越广了,另类摇滚却越来越小众了。这些都是知识,都是审美水平的提升,和看书没什么本质的差异。电影电视剧就更不用说了,你是不是能看出来电视剧创作的特征,你能不能看出来现在欧美以及国内部分线上发布的电视剧创作越来越向电影编制看齐了?你有没有考虑过这里面的原因?如果你考虑过你就知道为什么DC的电视剧高开低走又臭又长,漫威的电视剧口碑甚至比电影还好。我这里讲的所有的都还只是创作形式上的技术特征,还没有涉及到具体的创作内容上,就有如此广阔的思考空间。再考虑音乐和电影的人文历史内涵、创作者的逸闻等,这些不都是和阅读一样能获得的乐趣吗?

一个人过往的所有经历,都不会是浪费时间。每次有人问我怎么学英语的,我说是看美剧看着看着不用看字幕了,英语似乎就可以了,好像没人相信。就像我从未和外国人面对面交流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就是外企的面试,居然也能流畅交流,因为我大学打游戏玩国际服经常和老外连麦交流。比较近的,我说去年年底看的日剧里面看到的游戏(弥留之国的爱丽丝中♦4游戏,看上去像是很老的益智题,但我的确是在剧里接触到的)出现在面试中,肯定不会有人信。但是这些都是事实。你可能要说,你把看剧打游戏的时间用来学习英语,会不会反而能节省更多时间呢?那么我要问了,那么多学了十几年都不会说英语的中国学生,真的是因为学习的时间不够吗?你可能还可以说,可以找别的机会和外国人练习口语,为什么一定要花时间玩游戏呢?那我要问了,反复多次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为了同一目标团队合作和竞争的机会,真的有比游戏更简单的吗?说白了,偶尔玩一两个小时放松一下也是玩,每天刷抖音刷个几个小时也是刷,你不能因为有人沉迷游戏就质疑游戏这个行为本身,正如你不应该因为抖音空耗了不少人过多的精力就质疑移动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应该有给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和能力。你要说游戏和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危害那我觉得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甚至说短视频成瘾性过强,到了成年人也难以抵抗的地步,需要出台法律限制,那么我也能理解。可是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针对成年人的防沉迷规范。

别人传授的经验是不是有用是个问题,比如学习不是努力就可以的事情,每个人得找到自己的钥匙开自己的门。我初中还被语文老师当着全班的面指着鼻子骂,作文写得一塌糊涂,高三就已经每周作文练习必有我上台读作文了。不是因为我写得最好,是因为老师看出来我在进步,多接触这样的作文可能是高三学生更便捷的临时提高水平的方式。那么我是如何进步的呢?我是不是照着参考书或者优秀作文,参佛一样参悟人家是怎么写的呢?不是。我是学习实在太无聊经常去图书馆借书看,久而久之想法多了,言之有物,文章就不那么离谱了。兴趣也不是一天养成的,初中的时候我就经常一个人去城里新华书店蹭书看,高中周末没那么时间了,但是兴趣还在。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高三的时候图书馆管理员说学校有规定不让高三学生借书,但是她给我和另一个经常一起借书的同学破例。如果图书馆管理员看到一个脸熟的尖子班学生一直在借《三国志》《万历十五年》《中国近代史》这些书,她很难告诉你看这些会影响你学习。她不知道的是,对我来说,这些和小说没什么区别,都是故事。《三国志》是嫌《三国演义》戏志才法正陆逊戏份太少,《万历十五年》是看完了《明朝那些事儿》顺手借的,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为了证实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是不是在胡说八道。你真的开始看了就知道,作为消遣,它们确实没什么区别。量上来了以后就不一样了,你会自然而然去关注过去的几千年里士大夫阶级怎样影响历史进程(比如夷陵之战除了行伍和城池的损失,荆州派人才的流失才是最大的隐患,巴蜀当地士族势力盘固,诸葛亮已经受到掣肘,到了姜维不北伐就面临被架空的风险了),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开始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和共‬产‬主‬义的社‬会革‬命。对于一个正在经历思想转变的高中生来说,稍有这些意识,作文很难写离谱,语文归根结底考的是自己对周遭的思考。也就是说,虽然是全校最好的语文老师,她也未必能实现她的初衷,和我一样没开窍的同学不太可能仅通过我的作文开窍。而我提高作文水平的方式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成本过于高昂了,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看完的学生据我当年观察怕是都不足百分之一。

同样的方法在同一个人身上也不一定每次都有用。前面说看美剧学英语,我用类似的方法学日语收效甚微。再比如,在家人的印象里我一直学习成绩很好,但实际上我在学校就没怎么认真上过课,坐我前面的女生说我上课睡觉的概率超过一半。我曾经熄灯后搬椅子借楼道的灯看《明朝那些事儿》,宿管老师发现以后误解地劝我大可不必刻苦到这种地步;后来看蒋勋的那堆东西的时候,天什么时候亮我什么时候起床去阳台看书,这就是我上课打瞌睡的原因。父母总觉得是电脑游戏让我成绩不稳定,事实上如果孩子没想学习,学习外很容易有个什么事情让他把精力花费掉。恰恰相反的是,电脑游戏让我在初中结识了年级前十常客里面几乎所有的男生,保持和这些聊得来的同学的关系是我初中时学习的主要动力。高考前最后一个暑假交暑假作业,数学英语各十几套卷子,我就只做了半套数学,还把空白的作业交上去了,还安全回家了。因为我知道老师不会查,要查我也来不及补了。可以说,除了成绩,我就是标准的差生。我也不是故意这样,完全就是因为这样考下来的成绩家长能接受,我也不费力。小学初中的时候因为小聪明被老师当个宝一样,偶尔还愿意学点,高中不那么明显了,更没什么动力了。可以说习惯被管的孩子,做事情就是没有动力的,学习就是完成任务,我接到的任务是保持怎样的成绩,而不是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也没有幸运到那时候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不是努力就可以,成功也不是奋斗就可以的。引用长者的话:

那么人呐,就都不知道(命运),自己就不可以预料。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江‬泽‬民2009年,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原‬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并‬发‬表‬讲‬话

人的发展是要看时代背景的,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下海,凭“奋斗”白手起家的人,有多少有自信说,在今天还能做到吗?或者更晚点,在1950年能做到吗?他们中有人可能还是很自信,他们会告诉你成功就是这么简单,你没成功就是因为你没有努力奋斗。正如他们坐着电梯上了二十楼,中间在电梯上做了几个俯卧撑,你问他是怎么到二十楼的,他说是因为他做俯卧撑了,不仅如此,他还告诉你你做俯卧撑你也可以上二十楼。殊不知如今二十楼人满为患,已经上去的人死死按着电梯按钮,电梯再也不会下来了。你想上去,走楼梯或许可以,但反正电梯是行不通的。假如你真的听他的在做俯卧撑,是,你可能身体更好了,但就在这些时间里,可能十楼以上都又被走楼梯上去的人站满了。我不是来谴责谁或者什么现象。奋斗依然很重要,哪怕电梯还在,哪怕上面没有人,站在原地的人永远站在原地,所以完全可以说,奋斗比机遇和形势更重要。可一样是硕士,生化环材行业的硕士们可能冒着危害身体健康的风险出入车间,拿着计算机本科毕业生的一半薪水;可一样是博士,生化环材博士们历经痛苦的延毕,放弃所谓的科研梦,想尽办法投简历找个教职,而计算机的博士们已经在微软研究院阿里达摩院拿着十几倍的薪水。如果用分层的单调的指标去评价他们,是不公平的,甚至本身分层和评价就是问题所在。但是没有办法,这个世界是分层的,我们无不活在别人的指摘中。正如亲戚们只会问你工资多少,没人关心你当初为什么学生物还是学计算机。甚至他们还会偶尔在朋友圈转发个什么讲赤子之心的文章夸夸其谈,然后过年的时候还是问你一年能赚多少钱。如今这个时代,如果要说勤劳善良的品质不足以让人幸福一生,那我觉得是对我国的扶贫工作成果的否定,如果要说创业阶级跃升的路都被上车的人把车门焊死了,那我觉得也大可不必这样为无能找借口。真正要面对的问题还是能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勤劳善良的仅仅是幸福的一生。还是说,要不保护性地欺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有趣的吧。

我也一度很喜欢《月亮和六便士》。上文提到曹操,我不喜欢曹操,我喜欢刘备。蜀汉集团作为《三国演义》的绝对主角,就是理想主义的化身,星落五丈原就是理想的破灭,伯约的执着也不在于能否挽狂澜于既倒。某种意义上,三国演义讲的是对现状不满的中年人创业失败的故事,刘备的对手不是曹操孙权,是不甘平凡的一生。“是非成败转头空”,刘备的成败不在于是否统一三国,甚至不在于是否救苍生于战火。织席贩履的所谓中山靖王之后,在剿黄巾中获得政治资本只是一个开始,见髀肉复生,慨然流涕的那个刘备才是真的刘备,到后来真的站上了擂台和阿瞒仲谋同台竞技就无所谓成败了。道理都是被嚼烂了的,古今中外有无数种说法,无数种表现形式,《增广贤文》里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加缪的《西西弗神话》《局外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他们之所以被嚼烂,不是因为道理太难懂,而是因为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大家做不到。古今中外都在说着这个道理,是因为古今中外都有这个问题——我们总是发现自己没有资格说活着本身就足够快乐了。每个人一生都在众人的注视下在人海中沉浮,正如十二三岁的孩子在父母的强迫下考钢琴十级;我们没有资格说活着就很幸福,正如那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从没指望他们从音乐审美中获得乐趣。

所以你知道,没有立足的时候,希望能立足,立足之后,希望能稳定,稳定之后,希望能活得体面,希望能有保护子女父母的能力,希望父母亲族也体面,希望……这些用奋斗解释我无法反驳,勤劳的人在这个社会活下去未必太难,但是要活得体面就完全看怎么定义体面了。

你问我怎么想?

用做题家的术语说,生活是道大题,不应该拘泥于局部最优解。除了纠结眼下是应该选25k996还是17k965,还应该想想为什么在纠结这些选择,为什么只有这些选择。就算古往今来被嚼烂了,我也还是要说,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山中留客

和在人海中沉浮的各位共勉。

Published

Cover

Harvesters' CountryLéon Augustin Lhermitte

Tags

Life